武汉理工“筑梦深蓝”社会实践队10余年带领400余名学生深入行业企业上好“大思政课”

08月22日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武汉理工大学“筑梦深蓝”社会实践队师生连续10余年走进企业、深入行业,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坚定投身行业信心、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在万里海疆书写“向海图强”的生动答卷。

实践队一路循着船舶动力的轰鸣、海洋科技的脉动、航运转型的潮向,先后走进青岛船舶与海洋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深度研学,在产业一线中触摸强国脉搏、在创新突破中洞察深蓝未来、在协同育人中明晰成长路径、在红色教育中锤炼党性修养,为建设海洋强国积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在招商工业集团青岛船舶有限公司的合影

扎根产业一线,在船舶制造中触摸强国脉搏

实践队首站走进招商局工业集团青岛船舶有限公司,从宏阔的船坞到精密的车间,队员们实地观摩了现代化船舶制造的全流程,系统了解巍巍巨轮从设计、分段建造、合拢到舾装调试、下水等关键工艺,见识到了智能化焊接设备与巨型龙门吊的协同作业。同学们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拓展专业视野,深化对行业企业的理解。

图为实践队参观招商工业集团青岛船舶有限公司船坞

在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实践队走进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船舶动力设备核心部件与装配工艺。实地考察工业制造的严谨与复杂。实践队成员们表示,这种将平凡做到极致的态度,让他们理解到工匠精神不仅是职业素养,更是责任与担当。

聚焦科技前沿,在创新突破中洞察深蓝未来

深耕海洋检测,在安全防护中夯实装备出海根基。在国内实验室数量最多、资质最齐全的海洋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实践队成员依次参观了电磁兼容实验室、水下设备实验室、电磁干扰检测实验室等区域。通过技术讲解与实地观摩,实践队员们对海洋设备“从部件检测到系统认证”的全流程有了直观认识,深刻明白质量管控对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的关键意义。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科技成果展厅,队员们系统了解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主要科技创新平台,以及“海洋地质七号”“海洋地质九号”两艘国际领先科考船与配套高端设备的应用情况。队员们对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海洋地质研究成果有了直观认知,极大地拓展了专业视野。

图为实践队参观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成果展厅

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实践队在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的带领下,探秘“大国重器”:从创造载人深潜纪录的“蛟龙号”,到精于海底作业的“海龙”系列无人有缆潜水器(ROV),再到自主巡游探测的“潜龙”系列无人无缆潜水器(AUV),队员们亲身感受中国深海科技的强劲心跳。“科研前辈用坚守诠释了‘走入深海、探索深海、开发深海’的初心。”社会实践队队员、武汉理工大学2022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孙宗昊表示,这种“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将成为自己深耕海洋行业的“信念火种”。

在青岛航运发展研究所,实践队员们重点参观了仿真实验室,深入了解研究院在智能船舶自主航行系统、低碳燃料应用、智慧港口建设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突破与丰硕成果。

深化产教融合,在协同育人中明晰成长路径

在招商局工业集团青岛船舶有限公司校企座谈会上,招商工业副总经理、招商工业青岛船厂总经理郑和辉详细介绍了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招商工业青岛船厂的发展历程、经营情况和未来规划,希望校企双方能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队员们认真学习,积极请教,深刻认识到强大的船舶工业是国家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钢铁脊梁”,切身理解了“向海图强”的深刻内涵。

图为实践队在招商工业集团青岛船舶有限公司参加校企座谈会

在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校企座谈会上,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付向昭向实践队介绍了公司三十余年的发展:从早年只能“跟跑”国外技术,到如今低速发动机全球市场份额稳居前列,“大国重器”四个字被拆解成一次次材料突破、一道道工艺革新。他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实际,从专业技能精准化、实践能力场景化、职业素养综合性三个维度,阐释现代船舶企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

在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实践队深入了解科研成果转化与高端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座谈会上,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院长林慧介绍到,研究院是依托母校学科优势、对接青岛产业需求的科研与成果转化平台。

社会实践队员、武汉理工大学2024级海工班研究生何海森同学感慨:“以前总觉得课本上的一些原理离实际很远,今天才明白,产教融合就像一座桥梁,让我们在学习阶段就能瞄准产业真问题。这种‘学用结合’的模式,让我对未来的专业成长方向更清晰了。”

传承红色基因,在德廉文化中锤炼党性修养

实践队此行还走进即墨古城,参观了文庙、县衙、湖广总督坊等展区,感受了廉政文化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廉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坚定了践行廉洁自律的决心和信心,在学思践悟、细照笃行中汲取奋进力量、强化责任担当、赓续初心使命。

图为实践队在即墨古城参观历史文物

实践活动期间,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与招商工业青岛船舶有限公司达成党支部共建协议、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见习基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多项协议,共建就业见习基地和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聘任2名校友工作联络员,以期加强联络、增进感情、共同进步。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春梅强调:“未来,学院继续带领青年学子走进行业企业,深化产学研协同,把企业需求、科研前沿、红色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锚定海洋强国建设,让‘兴船报国’的信念在实践中生根,让青春力量在经略海洋的征程中绽放。”

据悉,武汉理工大学“筑梦深蓝”社会实践队由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涉船涉海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以“筑梦深蓝、向海图强”为宗旨,以大思政课堂教育和专业关键技术为牵引,带领学生走近海洋、走进船企、走上船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学习领悟行业专业知识,增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意识,激发“兴船报国”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迄今为止,实践队已坚持10余年带领400余名学生走进深圳蛇口友联、浙江舟山友联和威海金陵、扬州金陵、南京金陵,以及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一线修、造船企业。(通讯员 林迎迎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