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还是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曾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园丁奖”、首届师范院校“明德教师奖”等多个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殊荣。面对这个全国最高荣誉,万美容谦虚地说“我做的都是一些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也都是分内之事”。
“让优秀的你变得更加优秀”
“让优秀的你变得更加优秀”是万美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谈及教学,他直言“上课是教师的本分,是非常重要的使命责任。”44年来,万美容从未离开过讲台,坚持每学期为本科生主讲2到3门课程。1999年开设至今的《青年学》选修课广受学生好评。除本学院外,每年都有来自多个不同院系的同学前来聆听《青年学》。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后,他因病住进了医院。在术后化疗期间,坚持返回学校完成了原定的教学任务,并指导多名本硕博学生完成学位论文顺利毕业。20年来,万美容还坚持担任“恽代英班”的班主任,探索优秀人才培养方法与模式,并将“明德教师奖”奖金捐出来作为班费,用科研经费资助学生学术训练,先后为高等学府、政府企业培养了200余名优秀人才。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黎晓琳便是其中之一。得益于入选“博雅计划”后导师万美容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她顺利保送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后进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江静副教授门下读博。值得一提的是,李江静曾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6级,也是万美容的学生。教育的薪火在师徒的手中接力相传,跨越时空。
除本科生外,万美容每年还带研究生。他笑称“报考我研究生的都比较慎重,因为我要求比较严,标准比较高”。万美容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得到规范的学术研究训练。不管事情再多,隔周一次的组会都雷打不动。很多已毕业的研究生也会主动通过线上的形式参与到组会讨论之中。万美容会认真听大家汇报,记录相关要点,然后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一批批的学生成长起来,成为社会的栋梁,在各自的岗位为国家做贡献”,万美容说,这是当老师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千家万户”
2018年1月,万美容被教育部党组遴选参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小组,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参加编写《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这项责任很大任务很重,几乎都是牺牲双休日和假期完成的。编撰期间的每个周末,万美容都会赶周五下午一点半从武汉到北京的高铁,周六周日研讨,然后在周一之前又赶回武汉。
万美容不仅潜心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还积极主动做好相关宣讲宣传活动。比如,《讲义》出版发行后,他在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干部培训班等开展宣讲近二百次。同时,作为湖北省委、武汉市委和学校党委理论宣讲团成员,万美容积极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结合宣讲对象特点,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成为特别受欢迎的理论宣讲员。他还组织成立学院理论宣讲与社会服务部,将党的创新理论、党史教育送到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军营。
近年来,万美容还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理论阐释文章和学术论文近二十篇。
“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初创阶段,万美容就追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张耀灿教授等名师投身学科建设。多年来,他协助张耀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及其分支学科建设,参与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成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普遍使用的专业课教材,参与编写的马工程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荣获全国首届优秀教材奖。多年来,万美容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方式、新时代发展趋势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观点。2009年,其由博士毕业论文修改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二等奖。2014年,该著作又入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30本标志性著作”,《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融合发展》一文也被评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30篇标志性论文”。
作为学科带头人,万美容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期间,万美容带领班子成员大胆改革,提出“教学建院、学科立院、人才强院、制度治院、党建兴院”的学院治理理念,带领学院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万美容依然坚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一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展示出新时代全国先进工作者的风采。(通讯员:焦梦雪 党波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