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启蒙:拆解世界的好奇心
童年的王兴鹏对机械装置有着超乎寻常的痴迷。当同龄人在户外嬉戏时,他总在房间里拆解玩具车、收音机,观察齿轮咬合与电路走向。中学时期,家中微波炉出现了故障,专业维修多次检修都束手无策,王兴鹏对照电子电路书籍排查了数小时,最终通过更换损坏电容让设备重生。这次成功维修如同火种,点燃了他成为机械工程师的职业理想。
专业淬炼:绘图板前的持久战
怀揣着对机械专业的满腔热忱,2022年,王兴鹏踏入了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但专业课程的难度给了他很大的挑战,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就是其一。面对复杂的三视图和严苛的尺寸标注标准,这个曾经的"拆解高手"首次作业的成绩并不理想。于是他开启特训模式:清晨第一个到教室研习绘图规范,课后追着老师讨论绘图细节,深夜在图书馆查阅资料,逐一攻克复杂的机械结构表达。三个月后,他的制图作品被选为年级范本。
这种专注力在学科竞赛中持续释放。为备战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王兴鹏带领团队研发智能物流机器人。经费短缺时他通过网络众筹准备资金,技术瓶颈期自学SolidWorks设计软件,在实训室通宵调试机械臂精度。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了性能优异的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并在比赛中斩获一等奖。
不仅如此,王兴鹏还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再获佳绩。此次赛事聚焦智能机械领域,对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要求极高。面对挑战,王兴鹏自学设计软件,联系校外加工厂解决零部件加工难题。备赛时,团队遭遇设计方案多次被推翻、实验数据不理想、成员意见分歧等状况,他始终积极协调、鼓舞士气。最终,他们凭借具备自主避障功能的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荣获全国二等奖。
公益反哺:田埂上的技术传播
在竞赛中收获颇丰的王兴鹏始终记得乡村孩童仰望机械模型时的闪亮眼神。在"三下乡"实践中,他自制简单的机械模型为留守儿童现场演示机械传动原理。在和对新型农机持观望态度的农户们打交道时,他顶着烈日在地头演示新型农机,手把手向村民们传授着操作技术,使当地耕作效率大幅提升。凭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王兴鹏被中青网青学小组、大学生网报评为“湖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如今,这个曾经痴迷拆解玩具的少年,已经成长为“机械能手”,继续书写着他的机械人生。
来源: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王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