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以个性化成长助力职教人才培养
学校全面树立“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创新实践素质教育。坚持人才标准多元化,秉持“人人皆可成才”“分类发展、多元评价”的人才发展理念,尊重“人才个体的多样性、人才潜能的无限性和人才价值的多元性”,不以成绩优差给学生贴标签,依托数字化赋能优势,利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发现每一名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最优发展区,一人一策、一人一案,针对职教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给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精准教育,因材施教,畅通职教人才发展渠道,推动形成“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多维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行人人出彩、个性发展的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成就学生“多彩人生”。

德技并重,工学结合,以德技双修推动职教人才培养
学校立志职教强国,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以创新为导向,扎实推动职教人才培养。一方面,学校在教学中注重遵循职业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学校坚持赛教融合,促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让“岗课赛证融通”给产业增值,为学校、教师、学生赋能。另一方面,学校把“人本化”理念融入教学系统中,拓展“人本化”教学,突出“外事+外语”特色,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厚植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将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推动通识教育、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利他教育等,致力于培养“外事知识扎实、外语水平突出、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生态文明教育融于职教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人本化”作为营造校园文化自信的有利武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一是创设独属于山外大的校园文化“磁场”,构建和谐进取的精神文化。对应五育,创设君子文化节、读书节、工匠节、体育节、艺术节五节,五节助力五育,创新兴教育才之道。五节期间,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提供展示才能、发展个性的舞台,助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以理念引导为根本,打造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团队文化,强化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建设国内一流职业大学作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标。三是整体规划校园建设,营造独特生动的校园文化外在氛围。让建筑体现人文之美,力争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出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时时刻刻浸润育人。

“制度+温度”,双管齐下,以人本管理创新职教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人本管理内涵,将“人本化”融入学校的制度管理元素中,激活制度“杠杆”,让管理有“温度”,制度化管理与有温度的管理双管齐下,释放师生潜能,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创新职业人才培养。一是坚持民主化管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学生本位的思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不断落实教师培训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督导制度,逐年推进“暖人心”系列工程建设,培优赋能,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二是不断深化完善师生教学评价改革。对于学生评价,重视过程评估与最终评估的结合,侧重于对人格形成的关注和个体差异的重视,注重加强多元化的管理评估体系,积极推动知识能力与人格塑造的配合发展;对于教师评价,坚持破立并举,分类分层推进教师评价机制改革,避免“一刀切”,打破“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固有评价体系,多“赛道”鼓励教师分类发展。
撰稿:陈淑芳
摄影:吕海洋